名联欣赏

  • 山水名胜联

名胜联是按对联所题的内容和对象等的不同划分的一大类,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就创作手法而言,名胜联可分为写景、咏史、叙事、抒情、议论等。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名胜古迹众多。古今名人置身于名山胜水之中,往往触景生情,欣然命笔,以抒发兴致和情怀。他们留下的这些楹联佳作,或镌刻于亭台楼阁,或张贴、悬挂于寺庙祠墓,不但为山水增色,又陶冶了游人的情操,所以为人所称道、传颂。这类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

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我国名山大川,山林名刹,人文景观等旅游胜地随处都可见到。这些楹联虽然寥寥数语,却立意深遂,耐人品味,它为游地添彩,为游客助兴,成为我国旅游一大特色。

  1. 写景类

写景的楹联,对所描写的景物多为高度概括,把壮丽的山河、秀美的景观,都浓缩在上下两联之中,让你品味无穷。

如西湖清代行宫花园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联中把西湖迷人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

西湖断桥残雪是一名景,《白蛇传》故事催人泪下,而断桥的楹联,更引人入胜:

断桥桥不断

残雪雪不残

短短10字,便使人心驰神往,遐想联翩。

武昌黄鹤楼有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

登上黄鹤楼,眼望滚滚长江、汉水,吟诵着崔灏的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使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

云南黑龙潭有副楹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楹联不仅对仗工整,把黑龙潭亦描绘得虚实动人。

泰山也有一个黑龙潭,潭上有3条瀑布飞泻而下,注入黑龙潭。有清人毛蜀云撰写的楹联:

龙跃九宵云腾致雨

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苏州园林为华夏之最,闲吟亭的楹联与黑龙潭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千朵莲花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

苏州网狮园的叠字联,更是令人叫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苏州桥之多亦为全国城市之最,白居易有诗:“绿波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桥多桥联自然也不少。苏州网狮园的叠字联,更是令人叫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济南号称“泉城”,单是名泉就有72个,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更具风采。诸泉之水汇集一起,注入大明湖。有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大明湖一副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有的楹联气势宏大,不仅把景色描绘得十分生动,而且写出了无限空间,任人遐想。

北京颐和园的谐趣园楹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许多景观的楹联也不乏佳作。叠彩山有联:

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联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将清风、明月、流水、青山包容在天地之间,使人心旷神怡。

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人文景观荟萃,石刻、楹联别具特色。屹立在十八盘之首的南天门阁楼“摩空阁”有一石刻楹联:

门辟九宵,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首千嶂奇观

登上南天门,你会体味到联中包含的境界。

写景的楹联有的夸张,但夸张得合情;有的含蓄,但含蓄得合理,读后使人即心胸开阔,又兴致盎然。

西湖净慈寺有联: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间泉声百道飞

北京颐和园涵虚堂有联: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涌千峰宿雨收

西湖孤山寺有联:

不雨山常润

无云水自阴

上述各联立意之妙,含意之深,都令人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描写山水名胜的回文联,读来更是趣味无穷。

厦门鼓浪屿有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回文联不仅写出了名胜之绝妙,其构思立意均巧压天工,观景赏联,别具情趣。

  • 议论抒情:

祖国的锦绣河山、名胜古迹,迷恋了多少古今文人墨客,留下了几多千古绝唱,借景抒怀体现在楹联中的自然不少。

传诵最广的当属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的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联中对岳飞和秦桧的忠奸是非作了概括的评定,此联何止是古人借景抒怀,也是今人情感的体现。

诸葛亮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妙计,妇孺皆知。成都武侯祠楹联很多,其中一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写出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下联体现的政治主张,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概括总结,对后人亦有现实意义。

借景抒怀隐喻人生的楹联,也多有佳作。最典型的应该是峨眉山千佛禅院弥勒佛堂联:

处己何妨真面目

对人总要大肚皮

无独有偶,北京潭柘寺弥勒佛的楹联更为风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此二联与其说是形容弥勒佛,倒不如说是暗喻人生。吟此二联,不禁使人想起民间讽刺迷信之人贴在菩萨庙前的楹联:

我若有灵,也不至灰土处处堆,筋骨块块落

汝休妄想,须知道勤俭般般有,懒惰件件无

贴在财神庙前的楹联,更是入木三分: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为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

缅怀古人,抒发情感的楹联,也到处可见。

始建唐末、重修于清代的成都杜甫草堂有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楹联抒发了后人对诗圣的清风傲骨品格的缅怀之情。

成都武侯祠还有一联: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读了此联,诸葛亮一生为人,令人感慨。

至于文人墨客本人或他人以书斋楹联抒怀者,更不少见。他们或将人生的理解寄于平淡的联句中,或将自己的情趣寓于几字联句内。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读书爱书,他的书斋有联: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聊斋》作者蒲松龄故居有一北房,为之《聊斋》,屋正中挂有蒲翁画像,两侧有郭沫若所题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即是对《联斋志异》的评价,更是对蒲翁的评价。

清代大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时清廉,人称“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他的书斋有联: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 联中含典

我国流传的传说、典故极其丰富,源远流长。在山水名胜楹联中,引用传说典故成联亦是一大特色。此类楹联不仅展现了名胜的特色,也丰富了其内涵,具有极大的魅力。

岳麓山是湖南著名游览胜地,早在南北朝所编的《南岳记》中,就有“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的记载。岳麓山名胜诸多,爱晚亭就是其中之一。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后来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诗句,改为“爱晚亭”。亭两侧有楹联:

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弥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联中的“驯鹤”,就是一段令人悲愤的传说。很久以前,岳麓山有泉,一日飞来一对仙鹤,泉水便变得清洌甘甜。用泉水烹茶,热气盘绕杯上,宛若一对白鹤翩翩起舞。后被长沙王爷得知,便令侍从每天过湘江到此泉取水,一日湘江风浪大作,侍从取水不得,暴虐的王爷便将侍从杀害。仙鹤愤于王爷无道,遂振翅而去,从此泉不再清洌甘甜……

黄州赤壁有联: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明月稀星,乌鹊南飞

看到此联自然会想到诸葛亮用计火烧曹操连营的故事,上联取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下联引曹操《短歌行》。

桂林有龙隐洞,传说是一条老龙睡过的地方,因它贪睡,不管风雨,以致人间多年苦旱,五谷不收。一次歌仙刘三姐来桂林闻知此事,用苦言相劝,老龙醒悟,随即破壁而飞,果然风调雨顺。“破壁而飞”的题刻至今犹存。清人刘德宜为此作联:

龙从何处飞来,看秀峰对峙,漓水前横,终当际会风云,破浪不常居此地

隐是伊谁偕汝,喜傍倚月牙,下临象鼻,真便奔腾湖海,幽栖聊为寄闲身

洞庭湖畔岳阳楼是湖南一大名胜,“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此楼为唐开元四年建,历代不少文人墨客登楼吟咏,留下许多著名诗篇。杜甫(少陵)有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慷慨悲歌。宋庆历四年岳阳楼重修,范仲淹(希文)在此写下了脍灸人口的《岳阳楼记》。故岳阳楼有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如可言诗

此联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和杜甫登楼吟诗的典故写入联中,读来兴味盎然。

洞庭湖还有一联,上联述典,由典抒情,情切切“使我沧然涕下”。下联写景,由景引申,生发出“问谁领会得来”?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心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岸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隆回亦不乏好名胜联。如:

九龙山山麓膝头岭“中立亭”联:

客自何来?者番劳碌征程,极峻岭山崇,世路几经奇险处;

我行且止,对此放空眼界,笑云奔雾逐,众峰都在急忙中。

高洲上茶亭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魏家段“观音阁”联(魏源题):

登阁凭临,碧树几行留晚照;

天窗纵览,青山一抹送晴晖。

千家桑柘存优乐;

满架图书识古今。

毛亭子界茶亭联:

古井煎茶留过客;

清风度岭送行人。(肖光南题)

孤亭耸立人家远;

细草萦回山路长。(谭人凤题)

鸟树下石桥联:

水绕山环,鸟树下头增胜概;

地灵人杰,乌衣巷口满朝晖。

西山庞家山庵院大门联:

寺对高山迎白马;

门环叠嶂拥青螺。

谭奇洪2013年几副题联:

题木瓜山水库:

山鲜木瓜,万绿丛中镶碧玉;

水多苍鹭,白云深处响渔歌。

题曾国藩故居:

手无缚鸡之力,书生振臂,净雾驱尘,文韬武略超朝野;

身建不赏之功,首辅藏锋,临渊履薄,大德至贤冠古今。

后倚青山,前临碧水,远叠重峰,来客皆言风水好;

朝称首辅,民赞圣贤,家多俊彦,谁人不仰品行高?

题魏源温泉:

汩汩暖流,泉喷盖地阳春雨;

摇摇碧浪,池泛连天海国潮。

为隆回教师进修学校大门撰联:

                     一

强教必强师,强师须固本,固本常思修德业;

    得知当得法,得法凭创新,创新切记顺潮流。

                      二

趁春风浩荡,播雨耕云,引领潮流倡课改;

跨骏马奔腾,排难克险,创新培训促科研。

题三阁司香花渡村:

古渡悠悠,舟来楫往,千载徘徊,今日喜圆中国梦;

香花灿灿,烟幻霞飞,八方欢乐,阖村勤绘小康图。

  • 喜庆联

顾名思义,喜庆联是为可喜可贺之事所作的对联。如家国的庆典、创业的成功、某个具体目标的实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佳节、婚嫁、寿庆、生育、乔迁等,都足以让人们一挥生花之笔,一吐祝福或兴奋之情。

  1. 婚庆对联

一般婚庆联,如: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紫箫吹月翔丹凤 翠袖临风舞彩鸾

  春窗绣出鸳鸯谱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莺语暖 蓝田玉暖玉生香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名人所做喜庆联:

词赋传鹦鹉

笙歌引凤凰

—— 丘逢甲贺应达民新婚

民主新伴侣

自由两先锋

——冯玉祥贺罗元铮、冯理达新婚

去年王老五

今夜卖油郎

——方地山贺王鸿池四十二岁始婚

敢效庆笙谈古礼

喜闻容甫续婚书

——史学家陈垣贺汪容甫续婚

将相传家真有种

阳和得气便成春

——吴汝纶贺李鸿章子婚

绣阁并肩春望月

红楼对面夜弹琴

——有一牛娃邻居,向纪昀索求婚联,纪书此联相赠

在昔吹箫传弄玉

只今坦腹得王郎

——吴汝纶贺王绎如入赘

汉瓦当文延年益寿

周铜盘铭富贵吉祥

——黎元洪贺溥仪新婚

2、寿诞对联

  相传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3900多人。其中有一老者141岁,他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乾隆出了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乾隆听罢,连声称妙。此联妙在它是一道数学题。60岁(花甲)×2(重逢)+(增加)3×7(三七岁月)=141岁;70岁(古稀)×2(双庆)+(更多)l岁(一度春秋)=141岁。、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构思奇妙的绝妙之联。
    乾隆年间,湖湘一老人百岁,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百岁老人一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人生不满百”、“世上难逢百岁人”均为世间俗语,上、下联虽将“百”字隐去,但所言均在“百”上,可谓巧妙。


  传说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生前为官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得罪了很多权贵和豪绅。六十大寿时,门庭冷落,车马稀疏,家人颇为不平。郑板桥于是亲自动手,为自己的六十大寿写了一副很长的贺寿联,劝慰子女亲朋: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细细研读,该对联俚词俗语中所透露出来的那种洒脱、那种通明,实在是高人一等,成为他一生崇尚“难得糊涂”的最好注脚。此联将他愤世嫉俗、企求超脱的心奔描得淋漓尽致,却落笔轻松,豁达大度,显得雅趣幽默。郑板桥之所以长寿,恐怕“秘方”尽在于此。
  

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章钜,进士出身,曾任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他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为贺其70寿辰,友人王淑兰赠送了这样一副寿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评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语》,富如《诗集》,略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这副寿联,写出了梁章钜一生的主要经经历和主要著作,真可谓“一副寿联写一生”。


  清代洋务派首领左宗棠,曾为一巡抚撰一寿联:
    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
    忆昔湖山住处,曾陪黄菊作重阳。
  联语不直接言其高寿,而言其神。神者,长生不老,含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下联回忆两人交往,在悲秋的重阳相互依依,更见其交谊深厚。

其他:

安危同仗 甘苦共尝 (蒋介石贺何应钦六十寿诞)

持松作寿 与鹤同侪 (齐白石贺“松庵诗兄八旬开庆”)

人澹似菊 品逸于梅  (高燮贺郑逸梅六十寿,联嵌郑名)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毛泽东贺张维母亲八十寿)

文坛先进 词学宗师 (胡乔木贺夏承焘八十五寿)

宝书百二国  灵椿三千年 (佚名贺康有为60岁寿诞)

日月壶公酒 春秋太傅诗  (严复贺张秋谷六十寿)

寿比萧伯纳 功追高尔基  (叶挺贺郭沫若五十寿)

文字空千载 声名动四维  (吴汝纶集碑贺李鸿章七十寿)

心如东出日 人是地行仙  (林纾贺贺茂仙寿)

大德得无量寿 此老有当世名 (张勋贺康有为60岁寿诞)

十一月十一日 八千春八千秋  (郭嵩涛寿人十一月十一日生辰)

为民族存正气  是抗战之前驱  (徐冰、张晓梅贺冯玉祥五十寿)

为一大事出世  以八千岁为春  (罗惇暖贺康有为60岁寿诞

2、乔迁联

  乔迁新居,写对联庆贺,是为乔迁联。

    成室当共和立宪之年,国万岁,家万岁
    登堂赋孔硕斯干而祝,雅一章,颂一章(转

载自本联贺人新居建成。上联点明新居建成之年。共和立宪之年,指1912年。联语以家与国相关合,颇具新意。下联祝贺。孔硕,语出《诗·鲁颂·阅宫》,意指高大气派。斯干,《诗·小雅》篇名,是周宣王筑室落成时的祝颂之辞。全句意谓我来到你的新居,从《诗经》中引一段“雅”,引一段“颂”来祝贺房屋高大而气派。《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联中“孔硕”属于“颂”,“斯干”属于“雅”,故云“雅一章,颂一章”。 

小筑当水石间,直以云霞为伴侣
  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

——纪昀贺法式善乔迁联

法式善,姓乌尔济民,字开文,号时帆,蒙古正黄旗人,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工诗善文,著述颇丰。他的京中住所在景色宜人的什刹海畔,藏书万卷,名曰梧门书屋。书屋落成时,纪昀撰此联相贺.上联写书屋之雅。书屋坐落于幽雅僻静的水石之间,仿佛与云霞做伴,“直以”是想像之词,表明主人美好的愿望。小筑,指规模小而比较雅致的住宅,多筑于幽静之处。杜甫《畏人》诗:“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下联称颂屋主人的才德。说法式善的才学和奖掖后进的大名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之上,他笔下华丽的文辞足以给锦绣江山增色,他所培养的人才更能为美好江山添辉.以前代文人和文采作衬托,与贺书屋之意颇为贴切。本联措辞高雅华丽,但说这位法式善的大名在欧苏之上,称颂似嫌太过。 

清门甲第传儿辈
  旧部湖山属寓公

张云巢辞官后买宅于杭州,其时适逢其子入选翰林院,林则徐撰此联祝贺。上联意谓,寒素之家只有功名学问可以传给儿辈。
  清门,指清贫,亦含赞颂张为官清廉之意。甲第、科举等第,亦指贵人宅第。这里语意双关,既指张子入选翰林院,又贺张新买住宅。
  下联意谓你现在新买的住所,就是你以前管理的地方。张曾久官浙中,杭州曾在他管辖之下,这里以湖山切他居宅所在地。寓公,旧时指客居外乡的大官。本联措辞清雅,贺而不露,且语多双关,含蕴暗切,极富概括力。 

3,、开业联

4、春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