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关注学生成长?
◆ 夏继文
笔者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十多年了,对学校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有空时我喜欢到学校走走看看,有时还“心血来潮”走近教室听老师上课。前不久,为了解一所新建学校党建工作情况,我和同事去调研,座谈会快结束时,校长邀请我讲几句,我说:“新建芙蓉学校项目是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办好办优每一所学校;对老师来说,是关注每一名孩子的健康成长,党员教师在这点上应发挥表率作用。”“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呢?”这时候,一名熟悉的男老师突然“将我的军”,我笑答:“你懂的。”引起了在座老师的欢笑。不过,他的一句话,倒引起了我的思索,我们究竟拿什么来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呢?
一天,我看到一篇微信文章,说的是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看见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男士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还大海。这篇微信文章给我莫大的启示,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向美,使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让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有人说,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话自有其道理,但我总感觉这些说法有点“空”。让教师爱每一个孩子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极少数有“个性”的家长及其孩子,真的让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从这点说,要老师爱每一个学生是苛刻的,是难做到的。但老师能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获得尊重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权利,真正的尊重不仅仅是夸赞,是站在一个平面,眼睛盯着眼睛交流,是把学生作为和我们平等的个体去共事,这样我们会感悟自己也需要知识的“充电”,需要德行的“升华”,这种自我的完善会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尊重离不开敏感,为什么要敏感?敏感带来灵感和默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仙李白客居洛阳时,偶闻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写下了《春夜洛城闻笛》名篇。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话有见地,但前提是教师自己得是一个敏感的人。学生需要老师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只有对生命个体的体察入微,才有教育的出神入化。学习上的许多困惑,情绪上的细微变化,是因为教师没有体察到,或者说教育者敏感度不够而存在或恶化。尊重孩子,需要关注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时刻寻求心灵的共鸣,而不能把师生心灵相通的道给关闭了。当教师具有足够敏感度的时候,“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之欲为”会变成现实,深度交流,彼此默契,融为一体,会让教育质量自然优质高效。
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敏感的老师,成就了学生,也愉悦自我。
(作者简介:夏继文,男,现在零陵区教育局工作,为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育分会会员、零陵区作协会员;近些年来,该同志在《湖南日报》《湖南教育》《永州日报》《零陵文艺》等报刊和新媒体上发表新闻通讯、散文、诗歌作品3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