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已死

诗人已死

武汉东湖学院 孙 翔 三等奖

诗人已死,美韵不在,沽名当道,糟粕横野,人浮于事,诗悖于人。

—题记

我不懂诗,更不懂诗人。

我听说,诗人已死。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诗人,即使有,也不再像从前那般美了。

或许我并没有经历过诗歌的黄金时代,并没有迷恋顾城,学着他那样总戴着帽子。

但我也听到了这样一种言论:“就像很多人说中国人精神已死,但中国人精神仍在在重建中。作者、读者之间应该互相信任,所以对于此说法我选择一笑了之。”

那我想反问,一笑了之的背后呢?我在疑惑着,现在的诗人们还能不能创造出那些感人肺腑的东西?这个时代里是否也不再有孕育诗人的土地……

于是,有人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诗人已死》

夕阳耷拉着脸/哈吧狗的皱脸皮/叠砌/是死去诗人曾用细小线条勾勒的美/ 黄昏/那只贪吃腐尸的乌鸦/终于迷失了黄昏的森林/黑暗中/辨不清未来与归途/诗人,你在哪?/苍老的秃鹫/穿过云层的眼睛/看见/现代的臭水沟里/美艳赤裸的胴体/腐烂,腐烂/是金钱般的色彩/沉沦,沉沦/诗人已死。

这是我们无法否认,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但总有人扯着文化复兴的虎皮高喊着:诗人还活着,你们这些愤青太偏激!写两三句自以为文艺又处处流露出的哗众取宠的东西着实令人恶心。诗人,呵,诗人们啊!

诗人本来就是要死的,在这种情绪潜伏的同时,他是在挣扎,他努力地希望去改变即将要面对的绝望,但一切已经挽回不得,最痛的到底是谁?我看到一群小丑,穿着皇帝的新衣,打着诗歌的名义,粉墨登台。美其名曰:“诗人”。对,就是“诗人”。

可惜的是我不会写诗,因为在文学的话语权没有民主化之前,鬼画符还要统治一个时期,等到大家都有对诗歌的真正的发言权的时候,诗人墓碑已长满荒草。现在诗是处于瘫痪状态,倒未必不符合主流话语真正的利益和心愿。

“愤怒出诗人”,人人懂得,不让愤怒,不敢愤怒,所以就没有诗人和诗,至少是外表看上去如此。辛亥与五四时期,诗人少吗?那些气贯山河的宏伟诗篇,他们语句中流露出的英雄气概,甚至令人沉迷于硝烟炮火,热血沸腾!好像再没有比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更窝囊的了!也再没有一个时代的“诗人”更比今天的所谓“诗人”更不学无术,做一个“诗人”更容易,更显得猥琐和更被人鄙夷不屑的了!毕竟诗人只用“十四行”成一诗,有些还用不到十四行……

记得以前还是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我们是耳熟能详的。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人们的思绪也和社会一样,推崇的是快餐主义,娱乐主义,我们有多久没好好读一本书呢?

论其变化的原因,是人心浮躁了吧!还有谁会在意整体唧唧歪歪、神经兮兮的所谓诗人?所以,他们是被社会边缘化了,这个歌舞升平的社会并不需要所谓的诗人来做无意义的歌功颂德。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讽刺、评判主义的现代诗人,写一些庸俗不堪的词句,自以为文艺,无外乎文化流氓罢了。

另外,就是诗人的断代,青黄不接。大家都迷失了!有些许文学功底的哼哼唧唧的弄个长篇小说上电视,报纸吹一吹马上名利双收,利润还大,没能力的写写网络小说意淫,也有收入。但真正的诗人是什么?他们不知道!

诗人已死,大概他们都忘了诗人的模样。

有人说:真正的诗人,是真正骄傲的人,他们的骄傲不是清高,是一种精神上的俯视众生的高人,他们眼里的世界不是庸俗的名利,不是欲望的肉体,而是思考。他们的思考不是热血的,必须是冷静的。有必要的时候还是冷血残酷。这个世界不是方和圆的,不是大和小的,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就和哲学家的眼睛一样。他们思考的是万物规律,还有人性美丑。而诗歌不过是他们思考的产物而已,用不着那么华丽。

问题是现在所谓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也是诗,但是离我们的生活十万八千里。黑暗,彷徨,希望,理想,喂,还能换几个词?他们没有告诉我们路怎么走,人怎么活,他们的路走错了。

他们根本不明白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然而生活必须是高于艺术的。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喜欢白居易,我们也耳濡目染。我一直以为他这样的诗人才是真正的诗人,你的作品再好再高深,连老太婆都看不懂,那也就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你写日记自己看就好了,写出来人家看不懂,普通人接受不了,明白不了,那有什么意义?现在很多人的作品我实在看不懂,也没好意思说,谁叫咱没什么文化,说出来肯定让那些 “诗人们”看不起。

我只有读着久远的诗,看着诗人的墓碑,我想,我是要学顾城那样,总戴帽子了!

诗人已死?诗人已死!

不是诗人已死,只是每个人都要生存。

                          ---尾记

点评:《诗人已死》讽刺了某些人喜欢用诗来显摆自己有文化,“写出来人家看不懂,普通人接受不了,明白不了,那有什么意义?”诗,谁都可以作,但不是谁的诗(如果那可以称作“诗”的话)都有资格如旌旗一般亮出来,玷污我们的视线。“诗人已死”,但我们仍要继续追逐诗意的浪漫,不过,别用诗的名义和形式罢。 周末

https://www.olpk.net/yxzpxd/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