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源:如何写好一篇散文

国学大师季羡林:如何写好一篇散文

2020-04-23来源:“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唯一官方网站

 

怎样写散文

 

我从小就喜欢舞笔弄墨。我写这种叫做散文的东西,已经有五十年了。虽然写的东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却有不少的认识。在生活情况下,常常是一年半载写不出一篇东西来。原因是很明显的。天天上班、下班、开会。学习、上课、会客,从家里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课堂,又从课堂回家,用句通俗又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三点一线”。这种点和线都平淡无味,没有刺激,没有激动,没有巨大的变化,没有新鲜的印象,这里用得上一个已经批判过的词儿:没有灵感。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什么东西的迫切的愿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什么东西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否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必然是味同嚼蜡,满篇八股,流传出去,一害自己,二害别人。自古已来,应制和赋得的东西好的很少,其原因就在这里。宋代伟大的词人辛嫁轩写过一首词牌叫做”丑奴儿”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要勉强说愁,则感情是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如何能感动别人呢?

我的意思是说,千万不要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即使有病呻吟吧,也不要一有病就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如果放开嗓子粗声嚎叫,那就毫无作用。还要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的熙攘的人群。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一个老女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婴儿的鲜苹果似的双颊上的红霞,一个农民长满老茧的手,一个工人工作服上斑斑点点的油渍,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的深夜流出来的灯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不是也能体会出许多动人的涵义吗?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

创作的激情有了,简练揣摩的工夫也下过了,那么怎样下笔呢?写一篇散文,不同于写一篇政论文章。政论文章需要逻辑性,不能持之无故,言之不成理。散文也要有逻辑性,但仅仅这个还不够,它还要有艺术性。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写散文决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帐,枯燥单调。枯燥单调是艺术的大敌,更是散文的大敌。首先要注意选词造句。世界语言都各有其特点,中国的汉文的特点更是特别显著。汉文的词类不那么固定,于是诗人就大有用武之地。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改了几次,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己满意了,读者也满意,成为名句。“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改为动词。一字之改,全句生动。这种例子中国还多得很,又如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来是“僧推月下门”,“推”字太低沉,不,响亮一改为“敲”全句立刻活了起来。中国语言里常说“推敲”就由此而来。再如咏早梅的诗:“昨夜风雪里,前村数枝开”,把“数”字改为“一”字,“早”立刻就突出了出来。中国旧诗人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炼字上。我想,其他国家的诗人也在不同的程度上致力于此。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造词。整篇散文,都应该写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让读者读了以后,好像是读一首好诗。古今有名的散文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一个类型。中国古代的诗人曾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理论,有的主张神韵,有的主张性灵。表面上看起来,有点五花八门,实际上,他们是有共同的目的的。他们都想把诗写得新鲜动人,不能陈陈相因。我想散文也不能例外。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光是炼字、炼句是不是就够了呢?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炼篇。关于炼字、炼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菱中,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所谓”诗话”,讨论得已经很充分了。但是关于炼篇,也就是要在整篇的结构上着眼,也间或有所论列,总之是很不够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文人学士足够的的重视。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炼篇包括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怎样开头。写过点文章的人都知道:文章开头难。古今中外的文人都知道这一点,而且做过各方面的尝试。在中国古文和古诗歌中,如果细心揣摩,可以读到不少开头好的诗文。有的起得突兀,如奇峰突起,出人意外。比如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开头两句是:“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文章的气势把高塔的气势生动地表达也出来,让你非看下去不行。有的纡徐,如春水潺缓,耐人寻味。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开头的一句话:“环滁皆山也。”用“也”字结尾,这种句型一直贯穿到底。也仿佛抓住你的心,非看下去不行。还有一个传说,欧阳修定《相州昼锦堂记》的时候,构思多日,终于写成,派人送出去以后,忽然想到,开头还不好,于是连夜派人快马加鞭把原稿追回,另改了一个开头:“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这样开头有气势,能笼罩全篇。于是就成为文坛佳话。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几十几百。这些都说明,我们古代的文人学士是如何注意文章的开头的。

开头好,并不等于整篇文章都好。炼篇的工作才只是开始。在以下的整篇文章的结构上,还要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有人写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言不搭后语,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在整篇文章的气势方面,也不以有流于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尽管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应该加意培养这种风格,这只是就全体而言。至于在一篇文章中,却应该变化多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的不同风格:《史记》的雄浑,六朝的侬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华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无不各擅胜用一种风格,应该尽可能地把不同的几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就会深刻。中国的骈文,诗歌,讲究平仄,这是中国语言特点造成的,是任何别的语言所没有的大概中国人也不可能是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个现象,一定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摸索出来的。我们写散文当然与写骈文、诗歌不同。但在个别地方,也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可以助长行文的气势,使文章的调子更响亮,更铿锵有力。

文章的中心部分写完了,到了结束的时候,又来了一个难题。我上面讲到:文章开头难。但是认真从事写作的人都会感到:文章结尾更难。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我还是举一些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例子。上面引的《醉翁亭记》的结尾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以”也字句开始,又以“也”字句结尾。中间也有大量的“也”字句,这样就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整体。另一个例子我想举杜甫那首著名诗篇《赠卫八处士》,最后两句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样就给一种言有尽而间无穷的感觉。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洋洋洒洒数百言,或在天上,或在地下。最后的结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使人有余味无穷的意境。还有一首诗,是钱起的《省试汀灵鼓瑟》。结句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对这句的解释是有争论的。据我自己的看法,这样结尾,与试帖诗无关。它确实把读者带到一个永恒的境界中去。

上面讲了一篇散文的起头,中间部分和结尾。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有一个中心的旋律贯穿全篇,不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一定要使一篇散文有变化而又完整,谨严而又生动,千门万户而又天衣无缝中,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必须使它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谱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写篇把散文,有什么了不起?可你竟规定了这么多的清规戒律。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没有规律就不成其为文学艺术,就在于它的规律不同。但是不同种的文学艺术之间又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而且是借鉴得越好,则这一种也就越向前发民。任何国家的文学艺术史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也许还有人要问:古今散文中,有不少是信笔写来,如行云流水,本色天成,并没有像你上面讲的那样艰巨,那样繁杂。我认为,这种散文确实有的,但这只是表面上看来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是作者经过了无数次的锻炼,由有规律而逐渐变成表面上看起来摆脱一切规律。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规律,也许更难掌握的更高级的一种规律。

我学习写散文,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如果说有一个散文学校,或者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话,从年限上来看,我早就该毕业了。但是事实上,我好像还是小学水平,至多是中学的程度。我上面讲了那样一些话,决不意味着,我都能做得到。正相反,好多都是我努力的目标,也就是说,我想这样做,而还没有做到。我看别人的作品时,也常常拿那些标准来衡量,结果是眼高手低。在五十年漫长的时间内,我搞了一些别的工作,并没有能集中精力来写散文,多少带一点客串的性质。但是我的兴致始终不衰,因此也就积累了一些所谓经验,都可以说是一得之见。对于专家内行来说,这可能是些怪论,或者是一些老生常谈。倡对我自己来说,却有点敝自珍的味道。《列子·杨朱篇》讲了一个故事: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蕴贲,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奥室、锦纩、狐猁。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我现在就学习那个田夫,把我那些想法写了出来,放在选集前面。我相信,我这些多也不过同负暄相类。但我不想得到重赏,我只想得到赞同,或者反对。就让我这一篇野叟曝言带着它的优点与缺点,怀着欣喜或者忧惧,走到读者中去吧!

(转载自《季羡林谈写作》,原标题《我怎样写散文》)

学习资源:一个“胆小鬼”的蜕变(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新作文大赛决赛获奖佳作)

胆 小 鬼

□ 李知远(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三)

“你好厉害啊!又考了班里第二!”

“谢谢。”我漫不经心地回复着,眼睛在看成绩单最顶上那一行。

张君,还是张君第一!

张君和我自小便是朋友。他的父母托我父母介绍,举家从农村搬来城里工作。我们住同一个小区,上同一所学校。他父母农忙回村时,我们也常一起吃睡学玩,像双黄蛋,像并蒂莲,我们被命运紧紧捆在一起。

可是我从来没有在什么方面能超越他。如果说我们是双黄蛋,那么他就是更大的蛋黄;如果说我们像并蒂莲,那么他就是开得更好的那一朵。当然,我们同是同龄人中的皎皎者,可纵使我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他也会成为一轮皎洁的明月,用清冷的光辉淹没着我的全部。不知怎么,我最近开始不平衡了。

一只手拍在我肩膀上,我的思绪受惊地缩了壳。回头一看,张君在我身后嘻皮笑脸。“放大周了,打球去吧。”“噢……好。”

我和张君一同热爱篮球。但我只是喜欢这项运动本身,而他在这领域可谓万事通,从NBA各球队的实力对比,再到全明星各项特长,甚至是球衣球鞋的款式型号和价位他都一清二楚。

“感兴趣而已,买又买不起,太贵。”他如是说。

张君运球冲了过来。我侧身格挡,他突然闪步换手,在我抢断前绕过了我,腾空而起,篮球在空中划过半个抛物线。

“空心球,漂亮!”“你的格挡也越来越好了,我想要闪过你越来越难啦。哈哈哈……”

我没回应。我们面对面站着,在寒风中像烧开的水壶,冒着灼人的蒸汽。“你最近有些不开心,一模发挥不佳?”“不……不是。”我觉得说话有点烫嘴。

饭桌上,在我还未赶忙塞饱自己前,母亲大人开始了讲话。“那个老张家的儿子真能,一准是清北苗子!”“是啊,学习又好,长得也好,将来也许能做大官。”父亲大人接过话茬。

我突然感觉什么东西涌上心口,一瞬间填满了空虚的胃。“我吃饱了。”我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向自己房间,摔上了门。

早读时,同桌的张君在认真读着英语单词。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使我抄起古诗文高声朗读起来。一时间“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胜景与“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凉气氛萦绕在教室里。

“小点声,小点声。”一旁的张君忙说。我把声音下调大约一个百分点。到早读结束,我看见他只背了一个单元。

中午吃饭,和张君一起,我突然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细嚼慢咽起来。

“快一点,快一点,宿舍要关门了。”我能看出他脸上的不悦。“稍等,我还得喝碗粥。”

晚自习,我做题没有思路,却突然抖起腿来,于是地震波从地下传到地上,从我的桌子传到张君的桌子。

“别抖腿,别抖腿……”张君几乎是哀求了。可是我没有听见。我在看着公告栏上的成绩单,第二是我,第一是他。

“你好厉害啊,又是班里第二!”我没有回应,盯着面前的成绩单一遍又一遍地扫描,连一个像素点也不放过。张君,不只是第一,更是比上一次远远超过了我。他便是珠峰,高不可攀;而我是艰难的攀登者,被雪崩裹挟着滚滚而下。

“只是一次考试而已,我在怕什么?”我反复诘问着自己,感到自己真没出息!“恭喜你,你又进步了。”

篮球击打在地面上,震碎了四月冰封的河面,却捅不穿阴沉的天空。

“你怕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张君看穿了我的心情。我一愣。

张君依旧兴奋地飞身闪过,一、二、三,漂亮的三步上篮。

“你什么意思?”我像做贼心虚。

张君飞起追回逃走的篮球,走到我身边。“不是我进步了,而是你退步了。你说,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跟你说过无数遍了。北大光华学院,最好的会计。”我嗫嚅着,把头转向张君不存在的另一边。

“我从来没有和你谈过我的梦想吧!”张君微微一笑。

“至少会比我目标远大……”

“我想回老家搞养殖,带着村里人共同致富。”“什么?!”我忙把头转回去,颈椎发出一声脆响。“为什么?你这么优秀,又是好不容易从农村里来的……”

“李君,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有七十亿人,”他张开双臂画一个大圆,“可名人却不足万分之一。”他圈起食指比出一个绿豆大的洞,“你出人头地也好,默默无闻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你努力过,失败过,痛苦过,成功过,喜悦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许我们始终无法站在最高处,但只要让自己满意,就是人生赢家,不是吗?”

一缕阳光从云间探了出来。一时间,光芒照耀大地,也驱散了我心中那个胆小懦弱的影子。

“也许我只是……太在乎输赢了吧。”我报以一笑。

“别摆出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祝你成功!”

四月的风吹在我们的脸上,寒冷中却孕育着温暖的种子,春天就要来了。在后来的三模和高考中,我理所当然地没有考过他,但是这些如今看来却无足轻重。我仍然记得我和张君每一次早读的气壮山河,每一次吃饭的狼吞虎咽,每一次考试的奋笔疾书,每一次成绩发布的欢笑与泪水……每一点每一滴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永远珍藏在我内心最温暖的一隅。

六月的风正好。我拨通了张君的电话。“考都考完了,走,打球去!”

(指导老师:秦宝艳)

【点评】

作者选择了这个具有难度的命题,独出心裁,成功地写出了一篇好小说。围绕考试成绩“第一名”“第二名”架构故事,人物对话、神态动作、情景环境等细节描写,生动准确地表现了“我”的微妙心理变化,真实可感,性格鲜明,情节跌荡起伏,出人意料的结局深化了主题,一个“胆小鬼”的蜕变,耐人寻味。本文荣获现场决赛一等奖。

学习资源:乘着文学的翅膀(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初赛获奖佳作)

乘着文学的翅膀

□ 赵艺泽(辽宁省义县高级中学高一)

 

人生而蒙昧,我亦如此。

今日所见的世界如此熟悉而美丽,可彼时年幼,与这世界的联系微乎其微,肉眼所见并非心中所感,心中所感也难以确切领悟,世界究竟于我为何?蒙昧而混沌的幼小灵魂,用力探寻着生而为人的意义——交织着恒久的努力与难免的失败,也伴随着模糊的钝痛与恣意的欢乐。于是,突然有一天,赫然发现,原来我将毕生所求的与这世界的联系,早已被世界以玄妙的声音应答。

是文学。

漫步于文学世界,仿佛毕生所求,皆当盈盈在握。

我的文学梦,起源于那片生养我的土地,那个小小的村庄,现代的气息并未真正改变它的气质,依旧宁静又朴拙。我总爱在春日,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上。田埂路边的打碗花、狗尾草摇曳出近乎浪漫的弧度,灿烂纯粹的阳光毫无尘滓,洗礼着山脚水边;柳梢桃瓣带着那样明艳动人的光彩,刚与人一照面就忽地闯进了心里。“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从前摇头晃脑背下来印在脑海里的诗句一瞬间清晰起来,眼前出现鲜活明亮的春景,奇妙地在此刻与它相遇。心中是从未感知过的雀跃,原来是这样!于是,一瞬间,明白了一种心情——一个与我不同时代的诗人在此情此景面前感受过,又于此刻唤起我内心模糊的感动的那一种心情。“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怎样的一种诗句,能够跨越漫长的时光,还会在不经意间悄悄感动一颗幼小心灵?

童年的小小村庄,暗夜里有铺天盖地的星星,散发着明晃到嚣张的亮度,天似穹庐,银河倾洒,照耀着这片美丽而沉静的土地。天地俱寂的夜晚,一家人团坐在小院里,各种奇妙动人的故事由母亲口中悠悠传出,为我这个爱幻想的孩子开启了一场场神奇的冒险。那些间杂着勇气、善良、恐惧甚至是罪恶的传说,为我开启了一个个从未面对过的世界。“嫦娥的面庞上透着浓浓的不舍与难过,她的身躯逐渐上升,上升,渐渐变得透明。后羿再也抓不住她的手,只有那双含泪的眼睛明亮如星,深深映入他的心中……”这幅水墨般氤氲着悲哀与宁静的图景,自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起就一直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里,小小的心灵为他们的离别而感到悲伤,那份惊心动魄的美直到如今仍然不时令我魂牵梦绕。

想象长出了翅膀,开始在文学的天空飞翔。读书是我追寻文学的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书页在指尖轻轻滑过的瞬间,就是我与文学相距最近的那一刻。不知为何,年少最爱的书竟是《西游记》,妖魔鬼怪、齐天大圣、七十二变、灵霄宝殿如此种种令我幼小的心灵震颤着,期待着,渴望着。那份从心底爆发出的欢乐至今仍感记忆犹新。而每当我望向没有星辰,也没有月亮的天空,总觉得在这暗沉绝望到了极点的天空尽头,有一只遍体鳞伤的猴子,他褪去了盔甲花翎,烈焰灼心,惊雷蚀骨,天地鬼神,征伐诛谴,直至堕入无边黑暗苦苦沉寂了五百年。“大圣……何时再踏凌霄?”

我总在热切地期待着,期待他睁开金黄炽烈的双目,射出的光芒刺破重重黑暗,直抵极远极边水穷云起之所。大圣双目的光芒,也许不能为他平定一路九千波九千挫,但却斩开了我儿时蒙昧的天空,智慧与感悟在一瞬间疯狂涌入我的心智,文学的大门向我打开,前方未知的路,终于可以看见希望的光芒。

曾几何时,文学宛如天边的星辰,令我悠然神往却又那般遥不可及。但当我回顾我成长的道路,蓦然发现文学竟存在于我的一呼一吸之间,引导着我对天地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不知不觉间已然牢牢牵系了我的心。文学的温度,仿佛真的可以用手去触碰。

文学于我,不再高踞神坛。

乘着文学的翅膀,世界任我翱翔。

(指导老师:赵书娟)

【点评】

作者就像一个剖析自我内心的“哲学家”,从文章开头的问句引入,层层思考,终于找到了答案——是文学应答了“我”毕生所求的与这世界的联系。接着,作者从文学梦的起源讲起,乡村自然风景、由风景而联想到的古诗、母亲口中的传奇故事等,都成了文学启蒙的诱因,让“我”乘着想象的翅膀在书籍中追寻文学梦。文章结尾,作者感叹“文学竟存在于我的一呼一吸之间”,将主题进行了升华。本文荣获初赛一等奖。

学习资源:历史偷窥

历史偷窥

□ 姜 澜(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高一)

 

 

 

暑假的时候,我到上海去玩,住在上海一套租的房子里。

那租来的房子,就在上海的法租界。汽车稳稳地停在路边。三伏的天气,打开车门,盛夏的热气在午后充盈了人的整个大脑,头发被毒日头烘焙得干黄松鬈,像雪茄烟丝。

手足都缺氧,酸软得使不上劲来。我昏昏沉沉地抬头看这套上海老洋房,拉毛处理的墙壁使人感觉好像在抚摸一头巨大的兽。兽沉睡着,呼出巨大的历史风尘气。房子有一个大铁门,漆黑的,黑得要把我溶进去似的。它仿佛是洞察一切的眼睛,无声诉说着过去的二三事。

我们走进房子——这实在是一栋极具艺术气息的房子。最令我感到有趣的是那个壁炉,外面一层铜的雕花已染上铜绿,同时又混杂金属的冰冷血液,像是过去与现实的无情碰撞。

我想,这头兽是受伤的、躲匿的、无处可藏的。

就这样,我住在上海法租界的房子里,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天气的日子里,跑到楼上去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要跑到楼上去,只记得天蓝色的塑料拖鞋压在狭窄的楼梯上时,楼梯发出的细小尖叫——一种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尖叫——可怜的声音。仿佛我每踏一步,便上上下下牵动着整座楼痛的神经。而这些神经仿佛又连着我的了。曾发生在这房子里的悲情经历和风流韵事,它们伸长了精神触角,从那一段沉积的历史中流透出来,在历史的旁观者面前,排演着荒诞滑稽的闹剧。在灰雾弥漫的走廊里,摸索着,伸向我。我顺着它们向房间里看去,一个不存在的男人正坐在床沿上抽烟,旁边是零乱的行李,他满眼血丝,眉头紧锁,突然向门外看了一眼。就在那短短的一瞬,我成为历史的偷窥者。我立即掉头走开。我走过明亮的百叶窗,走过其他租客紧闭着的房门。窗外传来几声鸟鸣,我向外望去,可是透过磨砂的玻璃窗,我什么也看不见,像是被十九世纪的鸟鸣遮住了眼睛。

继续上楼。

啊,这房子的历史感太过强烈,我忽然分不清我是在现实里还是在梦境中了。记忆中仿佛有相仿的东西与之相撞。我靠在窗边,细细回忆起来。

我曾经去古玩市场买过两封信。是那种写信的年代的信,旧信,旧得发黄而卷边,使人联想起夏日黄昏的天空。这信,应该是以低价回收过来的,卖出去时也不贵,一大箱一大箱任你挑选。

这似乎是在出卖人们的隐私,抑或是一段浓油赤酱的历史,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偷窥欲。

好奇心是认识美好事物的机遇,也是漫长痛苦的开始。

我轻轻地打开那封信,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手脚有些慌乱。

第一封信,内容大致是妻子写给丈夫的:孩子生病了,正在住院,急需钱,还有家庭琐事若干。

我略带欷歔地看完了第一封信。心中如明镜一样亮:这是一封活生生的信啊。那蓝色墨水在信纸上晕染开花,略带潦草的字迹是急切心情的最好载体,顺着笔杆一歪一斜,焦躁的思虑和颤抖的呼吸全都爬进信封里去了。凑近信纸,我甚至能感受到写信人紊乱的鼻息。

第二封则是一段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尾。“你爱我吗?”这个问题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似乎很是可笑。海誓山盟吐出一个“爱”字,红男绿女的爱情不配被写在信上。

那么,在那个时代里,他们的爱,是纯粹的吗?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简直胡闹。他们曾在佛祖面前叩首跪拜为对方祈祷,也曾小打小闹到无法收场,可最终还是迎来了爱情的死亡讣告。

那么,你问:过去和现在的区别呢?可能是开始交往的那份初心吧。

读完这两封信,我沉思良久。我偷窥了一段历史,就好像我也亲身经历过了一样。信纸上痛苦不安的褶皱、隐忍不甘的泪痕……也让我感同身受,为他们担忧着,揪心着,痛苦着。

我眼前这封信纸的颜色,将会是他们整个人生的底色。

这感觉其实很像读小说,但是跟读小说并不一样。写在纸上的,是一段真实的人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以任何原型为模板。

我越来越不安——他们是如此真实,真实到让我怀疑自己的存在。

我的不安还在于一个地方——那些庞大的考古工程且不去管它。我所进行的历史偷窥,是否具有合理性呢?

无人能够回答我。旁观者如同生活在楚门的世界,由陌生人的喜怒哀乐,衍生出无数思想的浪花,白白拍死在现实的黄金沙滩上,临走退潮时还不忘留下谣言的白色卵。当虚假或真实的玫瑰色曙光照到它们身上时,它们不负责任地破壳而出,传播友好或恶意的评论。

而亲历者已远逝,他们是湖心的月影朦朦,他们的人生被偷窥着,然而仅仅是波动却无法真正地破碎。就像他们当初写出这一封封信时,永远不会猜到这封信将被一个好事的女孩阅读。也像我无意丢失一本日记本时,不知道它们会不会被人捡起,被那人珍重地、哪怕带一点好奇地偷窥着阅读一样。啊——那个人会不会对此妄加评论呢?

一个人敏感起来,隐形眼镜药水瓶子里晃荡的都是一颗颗粘在自己身上的眼珠子。

历史是雨林深处忽高忽低的藤蔓,戴着金丝眼镜的猿猴是始作俑者。而我,被不存在的叫嚣催促。像是穴居在山洞里,蕴含着一股万物生长的体味,急切的、快要喷发的偷窥的欲流,割下火漆的那一刻如同活火山喷发时流畅的欢乐。

耳边闪过蛰虫的细切尖叫和蝙蝠“棱棱”的扑扇声。

我知道——我在偷窥历史,历史也在偷窥着我。

 

(指导老师:陈 佳)

【点评】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偷窥”的奇妙旅程,得出我们是历史的偷窥者,同时也将被历史偷窥的结论。在谋篇布局上,作者匠心独运,带领读者走进“老房子”中随景窥物,随后又触景生情,将读者带入“窥信”的回忆中,引发对历史、对远逝之物的思考,表现了作者独到的感受力。本文荣获初赛一等奖。

 

【专家赏析】

这篇文章的构思比较新奇,写了一个当代人对历史的窥探,也就是从现代人的视角去观察过去时代人们的生活细节。其实是三个片段,一个是租界的老房子,两个是古董摊上买到的旧书信。应该说,这样的话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不管是老房子还是老信件都是旧时最普通最真实的生活,当时身处其中的人不会想到要留着给多少年之后的陌生人“赏玩”。所以作者就有了一种“偷窥”的感觉:溜进了人家的卧室,偷看了人家的信件。其实这种窥探真正的意义乃在于,立足于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富足、与过去迥乎不同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设身处地去想象从前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感情——也许很多人会替过去的人感到遗憾,他们的生活那么艰难,他们的感情那么单调;也许有人会对旧时的人感到羡慕,他们的生活那么安静,他们的情感那么单纯。但无论如何,过去的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所以“偷窥”的人尽可以好好感受这片刻的时光穿越。当然,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很多年之后也许同样会为人所窥探,他们又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文章的语言表达比较重视修辞,但是对于主体内容的描述却显得不够充分,尤其是两封信的内容叙述得不够清楚,很难让人形成完整的印象。——其实所有的人都有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吧,要不然,那些描写家长里短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 蒋成峰

 

【专家简介】

蒋成峰,语言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评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

学习资源:我在街市里彳亍独行,街市在诗中静矗为桥段(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获奖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歌体裁多种多样,诗的内容包罗万象,诗的风格气象万千。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特点,所以常常被看成文学的代名词。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一定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充满诗意的境界,找到值得歌哭的故事。请从下面选择一个词语,组合成“(   )如诗”,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祖国,远行,故土,校园,街市

 

 

街市如诗

 

赵诗妤(河南省三门峡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三)

 

 

晦涩难懂的历史,镌刻在街市角落的树荫里。记在三条落寞的街市,文字在街与街之间跃动;空格在市与市之间连接。沉浮的诗句,随着行走的脚步,一次又一次被揭开面纱。

我闯进一首祈祷诗

教堂在沉默

圣母笑着

眺望街市尽头的书房

青岛的街市似乎都宽阔得能摆满十四行诗,唯有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广场向青岛书店延伸的那一条,在拥挤的商铺之间,略显忙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典型的欧式礼堂,玻璃印花的房顶绘着《圣经》中某某章节的故事,平凡的窗下种着红色的玫瑰花。来到此地的人大多数是为了拍摄婚纱照,坐在青岛书店顶楼的台阁上,能看到街道上的新人和顽劣的孩童。这是一段很短的街市,可从教堂望到书店,看到一首修士的祈祷诗。远远的听到玩闹声,促着教堂的虔诚,乘了翅膀一般穿过书籍。捧着圣经的神父,商铺里忙碌的店员,书店里寄出明信片的旅客和为了婚纱照费心费力的新人们,都在祈祷;祈祷主的保佑;祈祷生意红火;祈祷对方的安然快乐心情能够共享;祈祷两个人的爱情能够长久。行在这条书店与教堂之间的街市,自然而然成为祈祷的角色;眺望这条书店与教堂之间的街市;理所应当成为一首祈祷诗。

我闯进一首古韵词

河流在嬉闹

桥梁泣着

眼泪落在遗忘的船舱。

凤凰的街市真的不算太多,景区里的一条邻着河,很独特。街市上挤着旅馆和饭店,都被辅以古香古色的门面,清一色儿的古式器具,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和父亲以及他朋友们一起来的这里,男人们在晚上喝酒胡侃,女人小孩便携手出去购买些有特色的小物件。我走到桥边,轻轻坐下,卖荷包的阿婶悄声提醒:“女娃可要小心些阿,莫要一头栽下去喽,废的船硬邦邦,都堆在桥下呢。”我讪讪缩回前探的身子,她却佝偻起身子,恍然来了一句“你看这条河,流的悄悄像死了一样。我小时候最想和哥哥们一起捕鱼,等我大了,河也坏了。”我看着又浅又慢的河,起身离开了那座桥。桥的对面实在是乱,或许这座桥,也快要被淘汰了吧。回到下蹋的酒店,父亲有些喝大了,开始念念有词,他从渔人变成打工的人,不知白天桥底的废船,是不是惊醒了他心里的少时记忆。酒过三旬,梦想爬出现实的枷锁。父亲的梦想,像一杯回味悠长的眺望。我恍然回顾这条街市,又是多少渔民梦想的寄望?他们早已走出了半生,归来的时候,河流似乎如旧忆中一般喧闹,归来仍是少年梦想。望着灯火通明的街市和承载记忆的河,梦想沉浮之间,我们都成了这首古韵词的标点。

我回到这首归根作

车票在跃跳

商铺吵着

催着游子渐入梦乡

今夕何夕,青草离离。故乡三门峡,是一个实在渺小的城市;街市,也是拥挤吵闹的样子。公园路上有这么一条街市:早上是琳琅满目的早餐店,上午变成菜农卖菜一条街,下午又是服装批发市场。我捏着公交车的车票,趁早餐店未散,点了一碗胡辣汤。外地喝的要么太辣,要么太酸,千般万般不如故乡的好。我的童年,是牵着姥姥的手在蔬菜果品之间跳跃;是拉着妈妈的衣摆央求获得玩具;是和家人一起走进坚果店。诗人说:“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却说思乡亦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回到故乡的第一个夜晚,商铺虽然吵闹,但是我却睡得更香了。又忽然想到归国的华罗庚,是不是同我一样,在故乡的第一觉,纵使再吵,也睡得安心。清晨的街市依旧吵闹,我从窗前坐起向下看,小贩忙碌的影子交错重叠,都变成这首归根之作的景物描写,故乡的阳光点缀老旧的玻璃,折射的光线点悦赏我的年少诗句。静静地让灵魂享受这次长久的归来,我对这条街市的诗意,似乎已流淌了一个世纪。归乡情怀总是诗,炽热的归属感贯穿诗篇的每一词句。

大抵每条街市都是一首诗,无论吵闹或是寂静,拥挤还是空阔,都是诗中一句。天地博大,皆可为诗。希望的祈祷,破碎的梦想和炽热的思乡,都有其独特的感伤。诗以载情,人以歌诗,我在街市里彳亍独行,街市在诗中静矗为桥段,街市如诗,情寄街市。

 

(指导老师:建艳朋)

 

【点评】小作者围绕“街市如诗”的主题,写了青岛的街市如一首祈祷诗,凤凰的街市如一首古韵词,三门峡的街市如一首归根作,很好的抓住了三个城市不同的特点:青岛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广场,凤凰的景区街市,三门峡的公园路街市,思信仰,忆发展,念乡愁。语言如诗,有文有情有味。能从平凡朴实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之美,体现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本文荣获现场决赛一等奖。

学习资源:北方、南方与我(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初赛获奖佳作)

北方、南方与我

苏施予(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高二)

 

“你喜欢甜粽还是咸粽?”这是每年端午节必答的题目之一。“甜枣咸肉粽。”又是一年端午佳节,我给出一个这样的答案。

我是沙漠的孩子。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长达数万年的拉锯战中,这里形成了一道小小的缝隙,叫作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端有一座唐代的大城市,叫作凉州。

凉州,是我生命起源的地方。凉州的端午,不论男孩穿不穿虎头鞋,女孩戴不戴荷包,都要走出去“遛毛病”。只要走出去,就有绵延的祁连山和广阔的大沙漠。而儿时的我,最喜爱一个猛子扎进茫茫沙海的怀抱。

越野车刚刚停止低沉的嘶吼,孩子们便一个个跳下车,在沙子里打起滚来。不一会儿,像被丢进油锅的丸子,每个人都被沙子裏得全身金黄。

斟满了酒,摆开了面皮子,铺一张废报纸当坐垫。大人们的竞赛,便在划拳声中拉开了帷幕。对于沙漠里喝不醉人的说法,我始终表示怀疑,毕竟大半的酒实际上灌给了漫无边际的沙,是沙漠的酒量好才对。当大人们的竞赛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我们孩子间的较量也暗潮涌动。我不说什么话,只是默默爬上依然坚挺的明代土城墙。

我猛地一蹬,人仿佛轻得像只蚂蚁。从我的脚掌间,非常清晰地感觉到来自每一粒沙的浮力。

妈妈们总是生气 :“那么高,不怕摔疼!”沙漠从来是个不会乖乖恢复原形的海绵,而是一大块用来做大车轮子月饼的发面团。我一扑进沙里,便陷出一个人形。跌进发面团的小孩,只会呛得咳个不停,哪里会疼呢?只是当我们比试结束后,明长城的宽脑壳顶又秃了一角。在沙漠里,不管是引吭高歌,还是撒丫子狂奔,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在大西北念完三个月的书,半年的另一半里,我是珠江的伙伴。凤凰山上,普陀寺的僧人敲响了钟。凤凰山脚,我又回到了久别的前山河畔——我的家。

一觉睡到自然醒,慢吞吞地冲个凉。十点过后,一大家人去喝早茶。

落座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啷碗”。管它九大簋,管它街边大排档,不啷碗,“周身唔聚财。”哇!摆开碗碟,右手执筷子,左手拎茶壶,筷头抵在茶杯底。壶嘴一歪,茶水便规规矩矩顺着筷子构成的通道滑入茶杯。待茶杯满了大半,好戏才刚刚开始。伴着手腕高频率抖动,筷身当当当敲在杯沿,筷头叮叮叮打在杯底,“叮叮当当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行人,数十只筷,便是小型打击乐演奏会。啪,筷子横在旁边的碟上。第一回合,终!

抓起茶杯,抬起胳膊来个翻转,茶水仿佛不是液体,而是一条长长的带鱼,在半空中微微一晃动尾巴,就乖乖进了碗,不溅起一滴水花。不等第二回合的炫技结束,第三回合已无缝衔接上了。把茶杯倒扣入碗中一淘,再将碗中茶水涮一涮。最后倒进备好的大铁盆,这独属于广东人的仪式便完成了。然后才轮到点单。

吃早茶的真谛,不在于品尝靓汤的鲜美、豉汁的味浓,也不在于纵享肠粉的细腻、蛋挞的柔滑,而在于享受与亲人闲聊的时光。因此,人们常说“叹茶”,粤语里“叹”有享受之意, “叹茶”表达的不仅是吃,更是表达享受早茶所代表的这种闲适且精致的生活方式。

固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是,在今日,如此“叹茶”真的不合时宜了吗?快节奏发展真的无法避免地伴随着浮躁吗?

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这种气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你。当西北与广府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碰撞在我的成长中时,它们的有机结合,尤其在饮食上显得格外有趣。西北家家喜炸油泼辣子,广东人人早餐爱吃布拉肠粉,于是我家餐桌上端上了油泼辣子拌肠粉;西北回民多,善烤馕,广东常烹白切鸡,于是我的饭盒里装上了馕夹白斩鸡。

一方水土一方人。海明威说过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的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从此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在凤凰近二十年,早年的生活成为他生生不息的创作源泉,转化为他后来作品中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虽说以地域来解释个人发展难免以偏概全,但倘若没有青年时期湘西风情的滋养,沈从文还是沈从文吗?

我出生于西北,面前的黄土地养成了我淳朴踏实的作风,背靠的茫茫沙漠又赋予了我磨不去的“狼性”,长年累月的沙尘暴磨砺出我的坚韧。我人生的一大部分,特别是童年,在珠江边度过。广东人是林语堂先生口中的“食蛇民族”,儿时的我,也渐渐沾上了这种未经驯服的野性。

白话讲:“我走先。”动词的提前,体现了广东人先做再说的行事风格。“敢为天下先。”

我也大胆起来,敢于打破常规、创新超越,同时汲取南北方的养料。我成了一个融合多元气质的独立个体,这就是:我敢作敢为,吃苦耐劳。

我喜欢标新立异,但稳重而不张扬。我爱甜粽,爱咸粽,更爱甜枣咸肉粽。

我爱北方,爱南方,也爱与众不同的我。

(指导老师:赵凤琴)

 

【点评】

本文以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为线索,串联起南北两个风格迥异、风情万千的地方。作者善于选取两个地方中各具风格的典型场景和典型环境,通过“在大西北念完三个月的书,半年的另一半里,我是珠江的伙伴”巧妙过渡后,作者的叙述语言也跟随着城市风情进行了有意识的变换,语言风格与城市风格高度契合,足见作者功力。文章后半部分对不同生活方式和对个人行事风格的形成,进行理性分析,挖掘了深度。本文荣获初赛一等奖。

 

【专家赏析】

这篇文章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只有几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场景,勾勒了西北大漠中的老家和东南都市中的新家的生活面貌。老家的记忆是茫茫沙海和沙海中豪放不羁的酒客,而新家的印象则是丰盛美味的早茶和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人们。

作者的感受细腻敏锐,语言表现也贴切到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所确定了一个比较新鲜的主题:表达出新一代年轻人突破了狭义的“家乡”观念,对于老家和新家同样都有亲切的感觉,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是自己的家,都毫无疏离感。既对生我养我的故土念念不忘,又能自然舒适地融入了新家的生活氛围,既可以在大漠黄沙中嬉闹,又可以在城市高楼里扎根。苏东坡曾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在那个时代,也许还有一点无可奈何的味道,对现代人来说,这种心态其实更多地是一种开放的胸襟和享受生活、感受世界的方式。而在这篇文章中,这个主题不是作者自己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动细节暗示、渲染出来的,这一点,也正是文学笔法的真谛所在。

 

学习资源:我长大了

今天,天空透蓝透蓝的,像无边无际的水晶玻璃。云朵雪白雪白的,像一朵朵棉花糖。太阳像一个魔术师,一会儿把白云变成红色,一会儿把白云变成黄色……

我回到家,想起一件事。老师说今天是母亲节,自己要帮妈妈做一件事,我想了想,那就帮妈妈捶背吧。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筋疲力尽地坐在沙发上,像霜打过的叶子似的无精打采。我跑过去坐在妈妈身边关心地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有气无力地回答:“我很累”。一听到妈妈说她很累,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太好了,我终于有机会帮妈妈捶背了。

我请妈妈坐在沙发上,站在妈妈身后抬起手臂,握紧拳头,轻轻地捶了下去,就像小鸡啄米似的。两只小手欢快地捶着,就像在轻轻地打着小鼓。

妈妈温柔地说:“真舒服呀!”我听了,心里就像夏日里吹进了一阵凉风一样舒畅,高兴得眉毛、眼睛都在脸上跳起了舞。

不一会儿,我的手捶得有点酸了,软软的,就像棉花一样。我关心地问妈妈:“妈妈,你的背现在舒不舒服呀?”妈妈笑着回答:“好多了,你的手酸了吧,快休息一下。”顿时,我觉得妈妈很慈爱。我休息了一下,便又帮妈妈捶背。这次,我会多坚持一下帮妈妈捶背。虽然我觉得很累,但是妈妈每天都要上班,而且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所以这点累我是能承受的。

我继续帮妈妈捶背,妈妈开心地笑了。其实,我的心里比谁都明白,妈妈是为了我才这么辛苦的。她笑着说:“儿子,你知道关心妈妈了,真是长大了。”听到妈妈这样说,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长大,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帮自己的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关心父母,才叫真正的长大。